【作者】王东 靳亦冰
【摘要】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于2020年11月7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的大会主题,分别从“传统民居与聚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4个会议分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的前沿成果,反映了当代视野下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的最新动向。
【关键词】当代视野 民居传承 聚落保护 学术会议
导语
2020年11月7日至8日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和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承办,九寨沟县人民政府、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协办。围绕着会议主题“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共收录98篇会议论文,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大会闭幕式上对16篇优秀论文作者颁奖。会议举办了8场大会主题报告,54场分会场报告,此外还增加了“九寨沟规划设计圆桌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传统民居与聚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4个分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充分展示了中国民居建筑研究的最新成果,大会主题强调立足当代视野,传承民居建筑文化,探索民居建筑前沿领域[1]。
1 传统民居与聚落
“传统民居与聚落”专题是中国民居建筑研究一直深耕的领域,成果丰硕。此次会议依然秉承此特点,围绕“传统民居与聚落”共收录论文41篇,占比41.8%,其中组织了3个分会场,共27场分议题报告,占分会场总数50%。与会专家学者就这一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在大会主题报告《山地人居环境科学集思》中,他以宏大的视野、扎实的理论素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将吴良镛院士的“人居环境科学”思想运用于西南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探索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学术道路,总结了“山地人居环境七论”,系统论述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历史观和生态观,通过多年扎根三峡地区实践,探索西南山地和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规划理论和工程技术的运用,探索三峡人居环境的地方建筑学实践,最后提出民居建筑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地区建筑学最为丰富而鲜活的内容。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李先奎先生阐述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解释了民居的由来,以及民居走向聚落、走向人居的转变。并从留住乡愁的诉求出发,诗意般、多角度阐述了乡愁的概念,阐述了民居遗产保护原则和标准,全面的梳理了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核心价值,为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华中科技大学赵逵教授在分会场报告《明清江苏淮南盐业聚落特征解析》中认为江苏淮南海盐是沿海聚落发展变迁的主要动力,并根据聚落在盐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运用多种方法对海盐聚落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场镇聚落与生产聚落两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聚落的分布、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掘整理淮南海盐聚落文化,为海盐聚落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此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及优秀硕博士生就“传统民居与聚落”的主题积极阐述自己的思考,如《乡土建筑的常识与见地》《传统民居建筑研创的语言观和语言学方法》《传统民居文化意向的空间解析》《浙西“三间两搭厢”民居平面形制和空间类型研究》《北方滨海地区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分异研究》《武陵山区传统民居大木构架比较研究》等等。由此可见,“传统民居与聚落”专题在在当代视野下仍然具有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
2 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梳理历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会议发现,以往虽有涉及民族地区的论文与大会主题汇报、专题汇报,但是本次会议明确以“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为分议题,强调“民族地区”却是首次[2]。这也说明随着中国民居建筑研究的深入拓展,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际上民族地区的民居历来都是民居建筑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研究的特色领域。本次会议上诸多民族地区的学者就此议题分享了各自的成果。
在大会主题汇报中,昆明理工大学杨大禹教授在《对云南传统聚落保护研究的再思考》对传统聚落的概念进行阐述,认为聚落空间研究的重点是居住者的行为及其空间要求,研究的重要基础是重视对环境要素的研究,并对云南传统聚落研究的分类从地理区位、文化特征、地形环境、空间构成方面进行了深度思考。
在分论坛汇报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崔文河副教授的专题报告《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特征研究》主要以甘青地区多民族杂居的典型村落贺隆堡为例,基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从村落纵横空间形态分析族群空间特征,并选取多个空间场域解析其族群交流交融的共生智慧,进而探讨了族群杂居空间的共生设计策略。重庆大学博士生张菁的专题报告《垒石为室:川西传统藏族碉房建造过程与技术话语解读》通过对川西藏族碉房的实地建造过程及当地匠师技术话语的解读,阐释碉房营建过程中呈现的集体共同建造、仪式信仰锚固、技术代际共享以及精神空间表达等问题,并从仪式过程、技术传承、信仰空间比较藏族碉房与土家族民居的共同点、不同点、传承方式、专业化程度、民居方位选择、室内信仰方位等内容,反思当代视野下藏族、土家族民居更新过程中的新境遇。南宁学院蓝志军副教授的专题报告《广西北部地区红瑶生态博物馆提升改造研究》,对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三门屯、细门村红瑶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联进行阐述,提出红瑶生态博物馆的整体效果、功能、主题呈现3方面的升级改造策略。此外该分议题还有《精神家园视角下羌族聚落行为空间的构成与发展》《西藏宗堡建筑的军事防御性设计》《凉山彝族传统村落更新与保护研究》《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撒拉族民居门楼形制浅析》等论文分别论述了羌族、藏族、彝族、撒拉族等民族的民居与聚落。以上研究有助于推进民族地区民居建筑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民族地区民居形态的丰富性,内涵的深厚性。
3 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
民居建筑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变化。民居传承不宜采取静态的“博物馆式”,而是立足当代视野,借助现代技术,通过不断地营建更新,从而实现民居的活态传承与聚落的动态保护,这也是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热点。本次会议诸多学者就民居研究成果如何应用到现代民居营建实践中分享了各自经验。
西南民族大学毛刚教授的专题报告《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震中龙门古镇规划设计》针对“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的聚落与民居进行调研,并开展震中龙门古镇的规划设计,强调对原有山水格局、历史文脉的尊重,对本土民居的生态经验的传承,最终营造出组团化和院落化的整体空间格局。在具体的营建中延续了传统的天井,选用耐久、抗震性能优越的材料,采用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并选用本土材料进行环境塑造。
四川大学高政轩副研究员的专题报告《传统藏式民居:迈向装配式建筑》以四川理塘县的传统藏式民居为研究对象,对本地藏式民居、历史文化进行分析,提出在政府禁伐与提升城乡风貌的背景下传统藏式民居木结构建筑装配化的可能性,以及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潜力与契机,并提出建筑材料更新、藏式民居“崩科”迈向装配式木建筑、新建民居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等观点。此外,《明长城整体性理论研究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基于当代建筑技艺的晋北地区传统民居活化研究》《基于口述史的山东传统石砌民居营造研究》《乡村旅游视角下藏族传统村落宗教空间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古典叙事的乡村废墟空间再生研究》等专题报告立足于当代视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现代技术,为推进传统民居的空间再生与活化更新提供重要参考。
4 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
乡村规划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而传统村落是资源特有型乡村,对其进行前期规划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开幕式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厚忠先生强调要促进民居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因此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也成为当代视野下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热点。
华南理工大学肖大威教授的大会主题报告《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与乡村历史建筑修缮实践》首先分析了传统村落与乡村历史建筑的空心化、建设性破坏、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并以广州溪头村为例,提出了“充分保护+挖掘利用+多元参与”的活化模式,让空心村“活”起来的经验,探索了空心村保护与活化的重点是村落的交通设施、整体风貌、历史建筑、核心空间、山水景观。以广州增城黄屋村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实践为例,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理念,对信息保护、修旧如旧、可复原理论等的技术策略进行了交流。
清华大学罗德胤博士的大会主题报告《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松阳文化高地战略》分享了其团队在浙江松阳的实践与探索,从三张名片、设计策略、艺术策略三方面分析了松阳的文化高地战略,以探索文化引领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河北农业大学贾安强副教授的专题报告《利用情节设计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激活方法探究——以河北省井陉县河东村为例》,首先在挖掘河东村丰富历史遗迹和故事传说的基础上,借用中国古典叙事方法对河东村的公共空间进行情节化设计,通过设立并置的主题和时空交错的历史情节,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公共空间的激活,从而促进乡村废墟的逐步苏醒。分议题报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重背景下城边村美丽乡村规划探讨》对城边村如何在当前双重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解决发展矛盾、寻求发展空间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文化线路视野下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探究》对北京长城文化带沿线传统村落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以北京长城为核心的资源优势,在长城文化线路建立的基础上,梳理沿线传统村落的过去和现状的连接关系,促进文化带建设下多层级文化旅游线路的构建,共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实践、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民居建筑的研究热点。
5 本次学术会议的新特征
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得以顺利召开,离不开国家“外防内控”防疫常态化的有效策略,离不开会务组的精心组织、谨慎管理、精准施策。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本土化、民族化研究特征突出,主、分会场相互补充,专委会组织了换届选举,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组织形式,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5.1学术新动向
本次学术会议聚焦于当代视野下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涉及“传统民居与聚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4个分议题,在学术动向上继承以往民居建筑研究“传统与现代交织”“多学科交叉综合”“理论研究与社会需求结合”“学术视域拓展与研究技术更新”的特征外[3-6],本土化、民族化研究突出。
第一,本土化研究趋势明显。从大会主题汇报、专题汇报以及收录论文的内容看,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学者多针对本土本乡的民居建筑与聚落展开不同视域、不同层面的研究,本土化、地域化特征凸显,正如北京建筑大学徐怡芳教授总结的“所涉及的研究呈现出地域主人翁式的模式,成果更接地气,更具有对本质理解之能力,有玉树当地的专家,有回到家乡的年轻学生,说明民居研究已经从第三方视角转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研究”。本土化研究除了以长期致力于民居与聚落研究的学者外,还吸引了地方的一线管理干部,以及众多的年轻硕博士生的加入。本质上本土化研究是在当代视野下,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文化自觉、文化自知、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表现。
第二,民族化研究倍受重视。本次会议是首次在民族类高校召开,“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专题被旗帜鲜明地提出。本次会议收录论文集且涉及“民族地区民居与聚落”专题的论文共33篇,占比33.7%,其中精选16篇作专题汇报。这里的民族化研究主要指以中国西南、西部、西北地区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就研究内容而言,有民族地区民居改造、聚落更新,有民居与聚落的纯学术研究,有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保护等内容,方法上突出表现在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
第三,大会主题报告与分议题报告的互补性。本次会议以“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为主题。大会主题报告强调理论体系的建构,对民居建筑研究具有方向引导、理论参考的重要价值,如《山地人居环境科学集思》(赵万民)、《传统民居建筑研创的语言观和语言学方法》(黄其天)等具有很高的学理性,启迪了民居建筑的未来研究。分议题报告则紧紧围绕大会主题,总分关系清晰,侧重地域性、民族性的实证研究,就各自视角,以众多的案例丰富了民居建筑的研究内容。
5.2组织新变化
第一,组织换届选举。本次会议组织召开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换届选举,选举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关瑞明教授等8人为副主任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靳亦冰教授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怡芳教授等4人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选举彭措达哇等119人为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第二,线上线下的会议组织形式。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响应国家防疫要求,严格限制参会人数,为了分享会议成果,会务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大会开幕式、闭幕式通过网络直播向社会展现当代视野下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直播效果好,网络点击率高,引起社会关注、学界共鸣,增强了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
6结语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研究深入、特色突出,老中青的研究传承体系形成,学术氛围浓烈,多视野、多层次地展现了民居建筑研究的新成果。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在作大会展望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两会)要差异化发展、整体性推进,共同推进民居建筑学科的建设。当下民居研究已走向新高度,关于民居建筑研究的建筑社会学、建筑人类学、建筑语言学、建筑美学等都有持续地探索,从不同角度推进了民居建筑学科体系性发展和整体突破。未来民居建筑研究要继续加大跨学科、跨地域、跨民族的比较研究,大力推进民居建筑学科的建设。此外,要进一步推进两会的组织建设与学术活动的深入融合,要发挥两会专家,尤其是民居建筑大师的引领、指导作用,不断深化民居建筑研究的高度、深度、广度、新度。大会闭幕式上进行了会旗交接,宣布第二十六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将在河北工程大学举办。
参考文献
[1] 赵兵,麦贤敏,孟莹.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第二十五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2] 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年鉴(2014—201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 唐孝祥,王东.中国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的深化拓展——2015年中国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建筑,2015(6):130-131.
[4] 唐孝祥,唐封强.推进乡村振兴的民居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研究——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名城,2019(2):88-91.
[5] 林祖锐,刘晓晖,李双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民居与当代乡土——第24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名城,2019(12):86-90.
[6] 余翰武,唐孝祥.记住“乡愁”,弘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第21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研讨会纪实[J]新建筑,2017(1):156-157.